房产 教育 旅游 生活 科技 美食 游戏 司法 财经 农业 建材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知识 -正文

送杜十四之江南翻译及赏析

来源:网络 责编:教育 时间: 教育归档 最新发布
导读《送杜十四之江南》翻译:两湖江浙紧接壤,河道纵横水为乡。您去的时候正值春江水满,烟波浩渺。日暮时分,孤舟一叶停泊在何方?心随友人望天涯,无限思念痛断肠。此诗从写景入笔,通过淼茫春江与孤舟一叶的强烈对照,发出深情一问,对朋友的关切和依恋在这一

送杜十四之江南翻译及赏析

《送杜十四之江南》翻译:

两湖江浙紧接壤,河道纵横水为乡。您去的时候正值春江水满,烟波浩渺。日暮时分,孤舟一叶停泊在何方?心随友人望天涯,无限思念痛断肠。此诗从写景入笔,通过淼茫春江与孤舟一叶的强烈对照,发出深情一问,对朋友的关切和依恋在这一问中表达得淋漓尽致。诗人遥望渐行渐远的行舟,送行者放眼天涯,极视无见,不禁情如春江,汹涌澎湃。

《送杜十四之江南》原文:

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唐代〕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淼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送杜十四之江南》注释:

1、杜十四:杜晃,排行十四。之:去,到。

2、荆吴:荆是古代楚国的别名,在今湖北、湖南一带。吴也是古代国名,在今江苏、安徽、浙江一带。荆吴在这里泛指江南。为:一作“连”。

3、春江:一作“江村”。淼茫:即渺茫。

4、何处泊:一作“何处泊”。

5、天涯:犹天边。指极远的地方。

《送杜十四之江南》创作背景:

孟浩然友人杜晃要离开荆地到东吴,孟浩然为友人杜晃送行而写下此首送别诗。

《送杜十四之江南》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此诗从写景入笔,通过渺茫春江与孤舟一叶的强烈对照,发出深情一问,对朋友的关切和依恋在这一问中表达得淋漓尽致。

诗人遥望渐行渐远的行舟,送行者放眼天涯,极视无见,不禁情如春江,汹涌澎湃。“断人肠”将别情推向高潮,在高潮中结束全诗,离愁别恨,悠然不尽。

此诗用散行句式,如行云流水,近歌行体,写得颇富神韵,不独在谋篇造语上出格,自然流畅地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怀念,也体现出诗人与友人之间的真挚友谊。

诗开篇就是“荆吴相接水为乡”,既未点题意,也不言别情,全是送者对行人一种宽解安慰的语气。以“荆吴相接”几个字将千里之遥写得近如比邻,给人以比邻咫尺之感,恰似说“天涯若比邻”,“谁道沧江吴楚分”。

说两地,实际已暗关送别之事。但先作宽慰,超乎送别诗常法,却别具生活情味:落魄远游的人是最需要精神上的支持与鼓励的。这里就有劝杜晃放开眼量的意思。

长江中下游地区,素称水乡。不说“水乡”而说“水为乡”,意味隽永:以水为乡的荆吴人对飘泊生活习以为常,不以暂离为憾事。“水为乡”描出江南特点,也有以水为家之意。

语属宽解,情实至深。这样说来虽含“扁舟暂来去”意,却又不著一字,造语洗炼、含蓄。此句初读似信口而出的常语,细咀其味无穷。若作“荆吴相接为水乡”,则诗味顿时“死于句下”。

“君去春江正淼茫”。此承“水为乡“说到正题上来,话仍平淡。“君去”是眼前事,“春江正淼茫”是眼前景,写来几乎不用费心思。

但这寻常之事与寻常之景联系在一起,又产生一种味外之味。“春江淼茫”,春江水满,正好行船,含有祝友人一帆风顺之意,但“淼茫”二字又透出凄惘之情。

“淼茫”一词包含着复杂的情感,从字面上来看它是描写眼前景:春江上烟波浩淼,雨雾蒙蒙,其实是写诗人心中的茫然,写出诗人送别友人时的怅然若失。

既有喜“君去”得航行之便,也有恨“君去”太疾之意,景中有情在,让读者自去体味。

“日暮征帆何处泊”,撇景入情。朋友刚才出发,便想到“日暮征帆何处泊”,联系上句,这一问来得十分自然。春江渺茫与征帆一片,形成一个强烈对比。

阔大者愈见阔大,渺小者愈见渺小。由景入情,抒发别绪。写出友人的孤单寂寞。友人走后,诗人遥望江面,但见“日暮孤帆”,航行在渺茫春江之上,于是代人设想,船停何处?投宿何方?

通过渺茫春江与孤舟一叶的强烈对照,发出深情一问,对朋友的关切和依恋在这一问中表达得淋漓尽致。同时,揣度行踪,可见送者的心追逐友人东去,又表现出一片依依惜别之情。这一问实在是情至之文。

“天涯一望断人肠”,诗人遥望渐行渐远的行舟,送行者放眼天涯,极视无见,不禁情如春江,汹涌澎湃。“断人肠”将别情推向高潮,在高潮中结束全诗,离愁别恨,悠然不尽。

“断人肠”点明别情,却并不伤于尽露,可谓“不胜歧路之泣”。原因在于前三句已将此情孕育充分,结句点破,恰如水库开闸,感情的洪流一涌而出,源源不断。若无前三句的蓄势,就达不到这样持久动人的效果。

此诗用散行句式,如行云流水,近歌行体,写得颇富神韵,不独在谋篇造语上出格,自然流畅地表现了诗人对友人杜晃的深切怀念,也体现出诗人与友人杜晃之间的真挚友谊。

诗中四句从写景入笔,寓主观感情于客观景象之中,使客观的景象染上浓重的主观感情的色彩。

《送杜十四之江南》作者简介:

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送杜十四之江南翻译及赏析】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 热门焦点
  • 关于秋天的诗句有哪些

    秋天是美丽的季节,也是金黄的季节。秋天象征着成熟,意味着丰收。从古至今有很多诗人在秋天看着秋景,都会有感而发,创作出不朽的诗句,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
    时间:2023-04-28 19:41:20
  • 关于中秋节的诗句有哪些

    中秋节是我国的四大传统佳节之一。古时候,很多文人骚客在这天都会作诗,以寄托自己的思乡、思念亲人等情感。关于中秋节的诗句有很多,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
    时间:2023-04-28 19:42:33
  • 邯郸学步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邯郸学步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庄子·秋水》,通常用来比喻一味地模仿别人,不仅没学到本事,反而把原来的本事也丢了。邯郸学步这个成语告诉我们的道理就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如果不考虑到实际情况,而去一味模仿别人,最后不但学不到别人的特点,而且
    时间:2023-04-28 19:44:16
  • 北宋文坛四大家是指哪四位

    北宋文坛四大家分别指的是黄庭坚、苏轼、欧阳修和王安石这四个人。其中黄庭坚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他诗的代表作有《山谷词》,书法作品有《松风阁诗帖》《诸上座帖》等。另外,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他的主要作品有《东坡七集》《
    时间:2023-04-28 19:45:14
  • 狐假虎威的道理是什么

    狐假虎威出自《战国策·楚策一》,比喻仰仗或倚仗别人的权势来欺压、恐吓人。 1、狐假虎威的道理狐假虎威的道理是,凡是借着权威的势力欺压别人,或借着职务上的权力作威作福的人,虽然借外力能逞一时英雄,但其本质却是最虚弱不过,不堪一击的。
    时间:2023-04-28 19:46:13
  • 枯松倒挂倚绝壁的上一句是什么

    1、枯松倒挂倚绝壁的上一句枯松倒挂倚绝壁是中国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代表作品《蜀道难》中的一句诗,它的上一句是连峰去天不盈尺。 2、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的意思“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山峰座座相连离天还不
    时间:2023-04-28 19:48:22
  • 乐不思蜀的主人公是谁

    1、乐不思蜀的主人公乐不思蜀出自《三国志·蜀书·后主传》,它的意思是很快乐,不思念蜀国。比喻在新环境中得到乐趣,不再想回到原来环境中去。这个成语故事的主人公是刘禅。 2、乐不思蜀的典故乐不思蜀的成语故事讲的是,蜀国君主刘禅投降后,司马昭
    时间:2023-04-28 19:49:30
  • 马蒂斯作品的特点是什么

    马蒂斯全名为亨利·马蒂斯,他是法国著名画家、雕塑家、版画家,也是野兽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他的代表作有《生活的欢乐》《开着的窗户》《戴帽的妇人》等。马蒂斯的艺术作品有三大特点: 1、首先是表现了艺术家充分的个性; 2、其次作品饱含
    时间:2023-04-28 19:50:47
  • 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意思是什么

    1、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意思不拘一格降人才,出自于著名诗人龚自珍的《己亥杂诗》,意思是不要以统一的标准来选拔人才。 2、提出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背景中国自明清以来,以科举取士为主,主要所重视的就是四书五经,对其他的技能并不重视。但是1840年以
    时间:2023-04-28 19:51:57
  • 不什么什么什么

    不什么什么什么,通常以填空或者照样子组词的题型出现在试卷或者平时测试里。对于这种题目的解答方式,只需要填写以“不”字开头的四字词语。如:不进则退、不求甚解、不置可否、不可思议、不卑不亢、不刊之论、不耻下问、不言而喻、不以为然、不落窠臼、不一
    时间:2023-04-28 19:53:17

最新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