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 教育 旅游 生活 科技 美食 游戏 司法 财经 农业 建材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知识 -正文

鸿门宴第二段写了什么事

来源:网络 责编:教育 时间: 教育归档 最新发布
导读鸿门宴第二段一共写了三件事:第一件事是项伯夜访张良,使紧张的形势出现了转机。第二件事是张良献计,这是情节变化的关键,刘邦被拉过去,为下文替刘邦说情及项庄舞剑时“以身翼蔽沛公”张本,刘邦逐步由被动转为主动。第三件事是项伯劝项羽勿击刘邦。《鸿门

鸿门宴第二段写了什么事

鸿门宴第二段一共写了三件事:第一件事是项伯夜访张良,使紧张的形势出现了转机。第二件事是张良献计,这是情节变化的关键,刘邦被拉过去,为下文替刘邦说情及项庄舞剑时“以身翼蔽沛公”张本,刘邦逐步由被动转为主动。第三件事是项伯劝项羽勿击刘邦。

《鸿门宴》是汉代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创作的史传文,出自《史记·项羽本纪》。文章叙述的是秦朝灭亡后(公元前206年)两支抗秦军队的领袖项羽和刘邦在秦朝都城咸阳郊外的鸿门举行的一次宴会。全文以刘邦赴项营请罪为核心,连同赴营以前和逃席以后分为三个部分,以曹无伤告密、项羽决定进攻始,以项羽受璧、曹无伤被诛终,按项羽是否发动进攻、刘邦能否安然逃席两个问题逐层展开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形象生动鲜明,组织周密严谨,语言精练优美。

《鸿门宴》第二段原文: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

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

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

《鸿门宴》第二段翻译:

楚军的左尹项伯,是项羽的叔父,一向同张良交好。张良这时正跟随着刘邦。项伯于是连夜骑马跑到刘邦的军营,私下会见张良,把事情详细地告诉了他,想叫张良和他一起离开,说:“不要和他们一起死了。”张良说:“我替韩王护送沛公入关,现在沛公遇到危急的事,逃走是不守信义的,不能不告诉他。”于是张良进去,详细地告诉了刘邦。刘邦大惊,说:“这件事怎么办?”张良说:“是谁给大王出这条计策的?”刘邦说:“一个浅陋无知的小人劝我说:‘守住函谷关,不要放诸侯进来,秦国的土地可以全部占领而称王。’所以就听了他的话。”

张良说:“估计大王的军队足以比得上项王的吗?”刘邦沉默了一会儿,说:“当然比不上啊!这又将怎么办呢?”张良说:“请让我去告诉项伯,说沛公不敢背叛项王。”刘邦说:“你怎么和项伯有交情?”张良说:“秦朝时,他和我交往,项伯杀了人,我使他活了下来;现在事情危急,因此他特意来告知我。”

刘邦说:“他和你年龄谁大谁小?”张良说:“比我大。”刘邦说:“你替我请他进来,我要像对待兄长一样对待他。”张良出去,邀请项伯。项伯就进去见刘邦。刘邦捧上一杯酒向项伯祝酒,和项伯约定结为儿女亲家,说:“我进入关中,一点东西都不敢据为己有,登记了官吏、百姓,封闭了仓库,等待将军到来。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进来和意外的变故。我日夜盼望将军到来,怎么敢反叛呢?希望您全部告诉项王我不敢背叛恩德。”

项伯答应了,告诉刘邦说:“明天早晨不能不早些亲自来向项王道歉。”刘邦说:“好。”于是项伯又连夜离去,回到军营里,把刘邦的话报告了项羽,趁机说:“沛公不先攻破关中,你怎么敢进关来呢?现在人家有了大功,却要攻打他,这是不讲信义。不如趁此好好对待他。”项羽答应了。

《鸿门宴》第二段注释:

1、左尹(yǐn):令尹的辅佐,为楚国官名。

2、善:亲善,跟……要好。

3、具:全部。

4、毋(wú)从俱死:不要跟着沛公一起死。又王念孙认为“从”当作“徒”,意思是白白地。

5、亡去:逃离。

6、语(yù):告诉。

7、鲰(zōu)生:浅薄愚陋的小人。鲰,小。

8、内:同“纳”。

9、当:挡住,抵挡。

10、固:固然,当然。

11、安:何,怎么。有故:有旧交。

12、游:交游,交往。

13、活之:使之活,使他免于死罪。

14、孰与君少(shào)长(zhǎng):跟你相比年纪谁大谁小。

15、兄事之:像对待兄长一样侍奉他。事,侍奉。

16、要(yāo):邀请。

17、卮(zhī):酒器。为寿:古时献酒致祝颂词叫为寿。

18、秋毫:秋天动物身上新长出的细毛,比喻极细微的东西。

19、籍:登记。

20、府库:仓库。

21、非常:指意外变故。

22、倍德:就是忘恩负义的意思。倍,同“背”。

23、蚤:通“早”。谢项王:向项王赔罪。谢,谢罪,道歉。

《鸿门宴》作者简介:

司马迁,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司马谈之子。早年受学于孔安国、董仲舒,漫游各地,了解风俗,采集传闻。初任郎中,奉使西南。元封三年(前108年)任太史令,继承父业,著述历史。后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鸿门宴第二段写了什么事】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 热门焦点
  • 关于秋天的诗句有哪些

    秋天是美丽的季节,也是金黄的季节。秋天象征着成熟,意味着丰收。从古至今有很多诗人在秋天看着秋景,都会有感而发,创作出不朽的诗句,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
    时间:2023-04-28 19:41:20
  • 关于中秋节的诗句有哪些

    中秋节是我国的四大传统佳节之一。古时候,很多文人骚客在这天都会作诗,以寄托自己的思乡、思念亲人等情感。关于中秋节的诗句有很多,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
    时间:2023-04-28 19:42:33
  • 邯郸学步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邯郸学步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庄子·秋水》,通常用来比喻一味地模仿别人,不仅没学到本事,反而把原来的本事也丢了。邯郸学步这个成语告诉我们的道理就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如果不考虑到实际情况,而去一味模仿别人,最后不但学不到别人的特点,而且
    时间:2023-04-28 19:44:16
  • 北宋文坛四大家是指哪四位

    北宋文坛四大家分别指的是黄庭坚、苏轼、欧阳修和王安石这四个人。其中黄庭坚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他诗的代表作有《山谷词》,书法作品有《松风阁诗帖》《诸上座帖》等。另外,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他的主要作品有《东坡七集》《
    时间:2023-04-28 19:45:14
  • 狐假虎威的道理是什么

    狐假虎威出自《战国策·楚策一》,比喻仰仗或倚仗别人的权势来欺压、恐吓人。 1、狐假虎威的道理狐假虎威的道理是,凡是借着权威的势力欺压别人,或借着职务上的权力作威作福的人,虽然借外力能逞一时英雄,但其本质却是最虚弱不过,不堪一击的。
    时间:2023-04-28 19:46:13
  • 枯松倒挂倚绝壁的上一句是什么

    1、枯松倒挂倚绝壁的上一句枯松倒挂倚绝壁是中国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代表作品《蜀道难》中的一句诗,它的上一句是连峰去天不盈尺。 2、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的意思“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山峰座座相连离天还不
    时间:2023-04-28 19:48:22
  • 乐不思蜀的主人公是谁

    1、乐不思蜀的主人公乐不思蜀出自《三国志·蜀书·后主传》,它的意思是很快乐,不思念蜀国。比喻在新环境中得到乐趣,不再想回到原来环境中去。这个成语故事的主人公是刘禅。 2、乐不思蜀的典故乐不思蜀的成语故事讲的是,蜀国君主刘禅投降后,司马昭
    时间:2023-04-28 19:49:30
  • 马蒂斯作品的特点是什么

    马蒂斯全名为亨利·马蒂斯,他是法国著名画家、雕塑家、版画家,也是野兽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他的代表作有《生活的欢乐》《开着的窗户》《戴帽的妇人》等。马蒂斯的艺术作品有三大特点: 1、首先是表现了艺术家充分的个性; 2、其次作品饱含
    时间:2023-04-28 19:50:47
  • 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意思是什么

    1、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意思不拘一格降人才,出自于著名诗人龚自珍的《己亥杂诗》,意思是不要以统一的标准来选拔人才。 2、提出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背景中国自明清以来,以科举取士为主,主要所重视的就是四书五经,对其他的技能并不重视。但是1840年以
    时间:2023-04-28 19:51:57
  • 不什么什么什么

    不什么什么什么,通常以填空或者照样子组词的题型出现在试卷或者平时测试里。对于这种题目的解答方式,只需要填写以“不”字开头的四字词语。如:不进则退、不求甚解、不置可否、不可思议、不卑不亢、不刊之论、不耻下问、不言而喻、不以为然、不落窠臼、不一
    时间:2023-04-28 19:53:17

最新推荐

Top